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四川。以湖南产量大,浙江品质佳。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15》)
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四川。以湖南产量大,浙江品质佳。
果实及种子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中国药典2015》)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国药典2015》)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中国药典2015》)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中国药典2015》)
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国药典2015》)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中国药典2015》)
脾虚便溏,胃寒作痛者慎服。(《中药大辞典》)
置通风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1.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2.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3.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4.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5.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6.治外伤血肿:栀子、血当归、水三七。捣烂,加适量白酒,炒热后敷患处。(《苗族药物集》)
7.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斤要方》)
栀子:除去杂质,碾碎。
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褐色。(《中国药典2015》)
浙药、 南药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皰、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2.《别录》:“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3.《本草经集注》:“治伤寒(病),解踯躅毒。"
4.《药性论》:“杀䗪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病(痛)。”
5.《食疗本草》:“主瘖哑,紫酱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热四也。”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顛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引自《汤液本草》)
8.朱丹溪:"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引自《纲目》)
9.《本草蒙筌》:“去赤目作障,止霍乱转筋。”
10.《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