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以贵州产量大,品质好。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的干燥块根。(《中国药典2015》)
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好。
根及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中国药典2015》)
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中国药典2015》)
甘、苦,寒。归肺、肾经。(《中国药典2015》)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中国药典2015》)
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中国药典2015》)
6-12g。(《中国药典2015》)
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根被有时残存。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 μm,壁厚,纹孔及孔沟极细密,有的断续排列成环;黏液细胞散在,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针晶长40-99μm。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各31-135 个,相互间隔排列,少数导管深入至髓部,髓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中国药典2015》)
1.治夜盲:多儿母60g,水皂角30g。炖肉食。(《贵州草药》)
2.治吐血、咯血:天门冬(水泡,去心)一两,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碎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
3.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保命集》天门冬丸)
4.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后方》)
5.治心烦:天冬、麦冬各15g,水杨柳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9g,甘草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7.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之。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8.治疝气:天门冬五钱,乌药二钱五分。水煎,临服加酒少许。(《童婴类萃》立消饮)
9.催乳:天冬60g。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10.治瘰疬:天门冬浸酒服,药滓敷疮。(《卫生易简方》)
11.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中国药典2015》)
广药、 贵药
1.《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2.《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3.《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中一切恶气,不清之疾,令人白净。”
4.《本草原始》:“制雄黄、硵砂。”
5.《日华子》:“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6.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蹶嗜卧,足下热痛。”(引自《纲目》)
7.《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闭结。”
8.《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9.《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10.《长沙药解》;“愈口疮,除肿痛。”
11.《晶珠本草》:“治黄水病。”
12.《本草再新》:“清心火、益肾水,通经络,兼理血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