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地枫皮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的干燥树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低温干燥。主产广西。
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的干燥树皮。(《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地区。
皮
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低温干燥。(《中国药典2015》)
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长5~15cm,直径1~4cm,厚0.2~0.3cm。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地衣斑,粗皮易剥离或脱落,脱落处棕红色。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明显的细纵皱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气微香,味微涩。(《中国药典2015》)
微辛、涩,温;有小毒。归膀胱、肾经。(《中国药典2015》)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中国药典2015》)
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蜈蚣咬伤。(《中国药典2015》)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中华本草》)
(6~9g)(《中国药典2015》)
孕妇慎用。(《中华本草》)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内壁较厚,含红棕色物。皮层散有石细胞群,其间嵌有少数纤维束;有分泌细胞分布。韧皮射线细胞1列;亦有分泌细胞,较皮层处为小。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和淀粉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三氯甲烷5ml,振摇,浸渍30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猩红色至淡猩红色荧光。(《中国药典2015》)
除去杂质,洗净,打碎,干燥。(《中国药典2015》)
广药
《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辛,涩、性温,有小毒。有驱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